偷書賊的圖像 馬格思‧朱薩克著(Markus Zusak)(2006)。偷書賊(呂玉嬋譯)。台北:木馬文化。

《偷書賊》買的時間,剛好是2006年,那一年我書的最多,但也開始囤積了不少的書單。當時買了很多書,回來後就放在書架上晾著,等有時間再看。時間過的很快,兩年就快過了,我終於發現自己還沒看過這本書,上面已經堆了一點灰塵。雖然之前翻了幾頁,但很快就放下,不是內容不有趣,而是被其他書籍吸引過去。終於到最近,趁著有時間,坐下來好好一讀,厚厚的五百頁,不久就讀完了。

作者─馬格思,在今年的國際書展,應木馬文化之邀,來到台灣一見讀者,順便宣傳新書《傳信人》。當時雖然自己在書展工作,但演講會場不在賣場裡,所以只能看著木馬的DM,然後心中掛念。馬格思是奧地利和德國的混血後裔,因為父母親曾經經歷過二次大戰,特別是德國當時屠殺猶太人一段,讓他有了這本書的靈感。而這本書足足寫了三年,在它付梓那天,連馬格思本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有辦法能夠完成。

偷書賊的故事主角,是名叫做莉塞爾的小女孩。從她第一次出現在死神面前開始,死神就對她興趣濃厚,跟著莉賽爾把自己發生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但在戰爭快結束時遺落。直到死後,才重新找回,這本書後來落在死神手裡,成為偷書賊一書中的主軸。

此書探討的主題,包括了死亡。二次大戰死傷無數,特別是當時的軸心國之一─德國,在強人希特勒的領導下,迅速突擊歐洲各國,直到接近1944年深入俄國開始屢戰屢敗,而後英國得到美國的幫助,諾曼地大登陸等之後,才走入戰敗的命運。但1937-1945年之間,德國民間社會瀰漫著一股緊張氣氛,社會中針對共產主義者和猶太人的不友善,實際表現在歷史事件之中。

莉塞爾一家人,當時被冠上共產主義的頭銜,而家破人亡,最後母親將她送到寄宿人家中,從此失去音訊。在當時德國,這樣的家庭應該為數不少,莉塞爾只是其中一個。幸好在寄宿家庭裡,父母對她都好,沒有遭受虐待,我想作者也不好意思讓她的身世再更悲慘了。

故事中,莉塞爾最後面對太多人的死亡,包括好友魯迪、養父母還有許多住在附近的鄰居等。一名女孩如何面對死亡?尤其她原本也是死亡的名單之一,僥倖的逃過一劫。這本書裡沒有交代,但是我們可以想想,在一個死亡不過是一個名詞的時代裡,他們對於人的死還會有感覺嗎?

另外一個書中探討的主題,是二次大戰的希特勒思想。其實作者對於希特勒的思想,描述的沒有很深入,只是有稍微重現了猶太人遭到屠殺,還有莉賽爾和猶太青年的一段愛情。不過,從最後一章,飛彈將城鎮擊垮時,死神從希特勒的畫像上走過,大概也能看出作者的看法。

雖然和二次大戰有關的書籍不少,如《安妮的日記》(志文出版)、《憂鬱星期天》(麥田出版)等,話題都太沉重,也鮮少站在當時也是迫害對象的共產主義者身上描寫。一直到這本書,我才看見二次大戰,也有其他的主題可以寫。同時,這本書中,迫害反而不是重點,反而描述了當時德國人心情,未必全面的認同希特勒,但在社會包袱下,他們仍然會遵守希特勒的命令,就像莉塞爾的養父一般,只有在吹口風琴時,才會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情感。

從一個死神的觀點,嘗試從他的口吻,去反應當時死傷的慘烈,也帶著一點奇幻的口吻,為一個沉重的話題,給了不同的氣氛。最後,我很感謝莉塞爾有一個美好的結局,陽光還是不會忘記照在悲傷的人臉上,在最後一幕,我也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