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php 愛瑪‧唐納修(2011)。房間。台北市:大塊。


每次只要看完書的當下不寫心得,過後要來寫時這本書的評價就會改變,我對「房間」這本書的看法是在洗澡時突然想到的,不過在提到個人的想法之前我要先簡述這本書的內容。

「房間」,顧名思義這本小說的舞台是在一個方形的房間裡面,故事一開始傑克與母親在小房間內生活,生活中似乎有個隱形的巨手在控制他們,傑克不明白外面的世界,以為世界只存在這個小房間內,而電視內的畫面是一個想像的畫面並不具真實。而後,傑克的母親描述了整個事件的發生,步步揭開了這個駭人的事實。整部小說充滿了傑克的口吻,充滿了為什麼,房間不只是一個固體的存在,也同時是一個心靈的方格,傑克在母親的引導下逐步摸索這個真實以外的世界,開始了五歲的一年。

閱讀「房間」時,不知道為什麼想到村上龍「寄物櫃的嬰孩」,明明是不相干的東西,相同的卻是他們的人生都開始於一個受到限制無法自由伸展的環境,而且都是人為原因,而非出於自己的意願。不諱言的,看這本小說我有時會被傑克的為什麼給惹毛,我覺得他母親太偉大了,願意花時間解釋,所以我真的不是一個做父母的料,要是我大概會賞一巴掌然後說給老娘閉嘴,都被困在這個沒有自由的地方了哪來的一堆問題,更別說老鼠阿、蟲蟲阿、蛋蛋蛇等聽起來很不正常的玩意。

不過正也是我要說的,傑克的母親對他的愛是一種天性,母親的天性保護了一名孩子的安全,更保全了他的純真,讓他得以在日後接受這個真實世界的存在時,不受到扭曲和脅迫,小說的成功處也正是在親情的描述。然而這部小說有些薄弱的也正在這裡,小說的描述太過線性,換句話來說這本小說裡面只有單獨主角─傑克,但我更期待的是更多母親和老尼克的聲音,假使作者能夠將房間當作一個起點,安排老尼克、傑克的母親針對同一個事件發表各自的意見,我覺得整部小說會更成功(換句話說湊家苗的說故事方法如果用在這裡,這本小說會更成功)。

一本小說多數靠一名五歲男孩在說話,其實是有點危險的,尤其是你明知道作者是成人時,我們畢竟會把大人的眼光投入在小孩的身體裡,作者對傑克的安排已經很成功了,但是小說有蠻多語意含糊處,卻是需要傑克的母親和老尼克來補充,尤其是老尼克的部份,他似是瘋狂但對傑克似乎又充滿了父親的關懷,作者卻只讓這部份驚鴻一瞥,甚至連結局都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有點可惜。同樣的,傑克的母親在小說後半部角色慢慢淡化,變成了脆弱的女性角色,前面卻又是這麼強悍,似乎有不連貫處。更不用說傑克在小說後半部多數時候沒有母親的陪伴,懵懵懂懂似懂非懂的生活,讓整個小說說不上糟但就是還有可以更好的空間。

聽起來閱讀完這本小說好像會開啟更多的想像力,就像很多電影一樣埋下伏筆,有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