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111751_1.jpg   


瑋妮說,我應該要介紹這本雜誌才對,不過時至今日可能台灣已經買不到了,我才發出這篇文章,可能有點遲。

「MING明日風尚」是本在台灣應該只流傳於少數人腦中的雜誌,因為它是從大陸來的,加上好像沒有實體書店在賣(有的話請告訴我,因為我非常想繼續追下去),所以知名度不高。不過,這本雜誌在大陸和香港的知名度還不錯,雖然是一本簡體雜誌,可是做的很好,我要強調「很好」兩個字,因為實際翻過這本雜誌,就會發現它對專題的深入剖析的程度,足以打垮台灣四分之三的現存雜誌,更不用論折合台幣的價格只有一半而已...

我在某個部落格看過一段話大概是這麼講的,兩岸的政治議題太敏感了,既然政治這種東西短時間也解決不了,不如來聊文化、時尚、藝術,或是一整個生活風格,大抵上明日風尚就是一本包含了上面議題甚至涵蓋更廣的概念在作發想。雜誌本身雖然出自大陸某高層(出錢不出力),可是編輯涵括大陸、香港、台灣的文創界人士,例如舒國治。明日風尚讓人佩服的,是它每期幾乎都有別冊,別冊的意思不是廣告,而是另一個專題,像是深入日本溫泉原鄉、人物專訪...。有人用了亞洲版的MONOCLE來形容這本雜誌的野心,我大概贊同了百分之七十。

大陸出版品讓人所詬病的,大概是紙的品質和排版問題,這本雜誌紙的問題普通,但是排版很乾淨、洗練,有日系雜誌的味道在,沒有填得很滿,反而有適當的留白在,讓整個畫面看起來乾淨又清新。所以重回我第一段的重點,如果這本雜誌在實體書店有得買,我相信它的主攻市場一定是文青,因為它的整體風格和議題,都太是文青會關注的。

而PO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開始恨鐵不成鋼的想問問台灣雜誌界到底有沒有用心在做一本雜誌(當然好雜誌還是存在的),同樣的問題也是我在看Vogue China的時候一直想提出的,雜誌的核心概念這種東西在台灣雜誌界到底存不存在。很多的議題只是一窩蜂的跟著做,可是你的市場區隔在哪?你的核心顧客是誰?你的核心概念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東西是一看就知道這是某某本雜誌的作品?更甚者,多數的雜誌連視覺的識別性都出不來,只有聳動的標題和雜亂無章的字體而已,是故乎出自於本人對雜誌的挑剔度已經高於書本,我幾乎不買台灣雜誌,沒有收藏價值,除非基於特殊原因例如社會公益而買的Big Issue,或是我太喜歡某議題或主題(不過多半圖書館有我會直接影印我想要的那部分...)。所以阿,見賢思齊,或許雜誌從業人員應該想想一本雜誌最初需要的原因是什麼了,沒有概念和風格的雜誌跟沒有料的雜誌差不多糟。

我自己目前手上有3本,很後悔當時博客來有其他期的存貨時,沒有狠下心買,在我下標2011年3月後,博客來無預期的把所有雜誌全數下架,即使我寄信去問也沒有回音。所以說PO這篇的文意是─誰快點告訴我哪裡有得買!或是誰要去大陸出差,幫我帶回來,我好想看4月和5月的內容阿,不對是我想一直看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