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泉連

2014,行人


我家小時候住在延平北路,三段路上有間大橋書店,書店裡面販賣各種不同的文具、字辭典,還有一些我不知道誰會想買的書。長大點,媽媽帶我們到新學友去買教科書,不過文具、貼紙或是小禮品,還是會到大橋書店。

我小時候不愛看書,到了大學才突然開竅,知道書這種東西該怎麼閱讀才能順利地讀完,大學時除了圖書館,學校附近的水準書局或政大書城,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慢慢習慣,書店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誠品雖然有冷氣吹、美麗的文宣品,以及他們營造出來的閱讀精緻氣氛,我好像還是會想回到小時候那間大橋書店給我的第一印象,除了書安靜的擺在那外,我並不需要其他,點綴氣氛的裝飾品。

畢業後,在圖書館工作,照理來說我應該不會再到書店了,我已經每天都在書堆裡工作,何苦再到書店增加自己的資訊焦慮?網路書店的方便,取代了傳統逛書店的功能。雖然有這麼多理由好阻止我走入書店,但我還是會每週一次到書店巡巡,那似乎是沒什麼了不起的小事,可我為什麼閱讀這本書哭個不停?

為什麼我哭個不停?

書店有這麼重要嗎?不過就是書店,可我回想國中時921地震,停課了好一陣子,待在家的時候,最想做的反而是看書,卻無書可看。國中時除了教科書和參考書,沒有其他的閱讀材料。因為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反而想要閱讀。

看書這件事,常被認為是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第一個被犧牲的,可是人不能不吃飯,好像也不能不看書。真的到了世界末日,沒有電器用品,沒有網路,除了等死以外,就只能和書長伴,電影「世界末日」裡燒著圖書館裡的書取暖等待救援。若真的世界末日,我應該捨不得燒書,否則如何打發漫漫的末日.......

311地震後,來自震災地區的書店從業人員,放不下工作,回到了原來書店的位址,店還在的搶盡時間用最短的時間復原書店原貌,並重新開業。至於書店已經毀損或遭海嘯沖毀消失的,嘗試用汽車當行動書店或在組合屋內做起小小的書店工作。這些人不是為了錢,也不好意思說他們是為了閱讀習慣不可中斷,是有心,為災民漫漫的等待時間,提供打發無聊的慰藉。

少女愛看的雜誌,小朋友喜歡的海賊王漫畫連載,寶島少年,書中的文字焦躁的反映了店員當下等待著新書送到災區,心繫著讓民眾的閱讀不中斷。書裡,災民為了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購買提供海釣客空中俯瞰的攝影集,只想知道自己的城鎮長什麼樣子,並且保留下震災前的影像。災後,災民另外常買的是感謝函範例,書店所能提供的是書,但就是只有書可以在這時候發揮它的社會價值。

這本書所提揭的,不是哪裡有美好的書店,不是這些書店如何從震災中重建,而是書店的社會價值,作為一個資訊的流通口,他們自認自己有責任及義務,為民眾接通外在社會,拒絕被這社會所隔離或資訊壟斷。

為什麼我哭個不停?

國際圖書館會議的海報展上,印象中日本在震災後隔一年或兩年參展的海報,畫的是災區圖書館,如何通過閱讀這件事成為支持災區民眾的力量。如果台灣發生了一樣的地震,我作為圖書館從業人員,應該怎麼做?我們的社會責任在哪?我們的定位在哪?我們可以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復原開館,提供給民眾一個閱讀的場所。我們會願意這麼做嗎?我們能這麼做嗎?我們肯這麼做嗎?我們可以像他們一樣做到這麼多嗎?

使命感讓這群書店從業人員,比起一般人更快的打起精神,他們需要提供書給民眾,一個可以暫時忘掉痛苦的地方,一個在災害過後尋找生命中重要的那本書的地方。我們都應該提醒自己,工作的使命感何在,勤勉於自己的位置上。

為何我哭個不停?那些書店從業人員的態度正是我所追求的,我在我的位置上,找到了!

 

附註:我推薦兩套主題相關的漫畫:《破曉圖書館》及《圖書館之主》,在講述圖書館員的參考服務可以製造的閱讀經驗及機會。

附註:戲劇《巷弄裡的那間書店》,結合了文學作品及生活故事,將書店這個角色鑲嵌進平常生活裡,也是近年我覺得操作不錯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