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15


近日在做研究看看中日本的旅遊訊息,研究位在和歌山的熊野古道該怎麼去,因為沒去過東京、京阪神以外的偏遠城鄉,感到些許不安。然而心中還是很想去熊野古道,被列為全世界最美的森林外,還是少數以森林步道申請成功的世界文化遺產,而相鄰的瀞峽更是少之又少的川的世界文化遺產,讓我很好奇日本人是如何的維護和發展。

會想到熊野古道,是因為這本書的緣故,副標題寫著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例如去到彰化的芳苑鄉可以在海邊看見海牛在協助漁業發展,海牛除了幫忙耕田外,還得到海邊的蚵田協助蚵農養殖牡蠣,芳苑為了保存海牛文化,發展成觀光產業,以民眾體驗的方式來了解海牛耕作及歷史背景,經過方法的創新來提升民眾的注意力。

然而這些發展漁業的地區,多半面臨人口流失、勞動力不接的問題,儘管可以在書中找到年輕人回鄉接班的例子,但整體環境的競爭力和環境破壞的速度,還是讓這種小而美的捕魚技術,有著相當的競爭威脅,就像苗栗大山‧牽罟一篇,牽罟講的是團隊合作,同時還要臨機應變掌握海象,而牽罟面對的挑戰是外海漁船的引擎聲會對魚群產生驚嚇因而造成漁獲量的降低。一趟牽罟需要動用相當多的人力,等於是好幾家子等著吃飯,在漁獲量不穩的情況下,該如何生存呢?

或像是高雄汕尾‧櫓魚栽,可以單人作業,雖然在鰻魚‧虱目魚繁殖的季節收益高,但捕魚的季節相當短暫,且沿岸受到附近工業區的汙染,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會影響到魚隻的捕獲,若不是捕魚人先天樂觀開朗,沒魚時到處打打零工過日子,恐怕一家老小都要餓肚子了。

我們都知道吃魚,卻很少曉得如何捕魚,偶爾聽聽魚販說這是遠洋捕撈直接冷凍,都像是很遠的事情。婆婆媽媽會問這是淡水還是鹹水,是野生還是養殖,是本地還是進口,卻不會問這是怎麼捕來的。我所認知的魚就是這樣從網子裡隨手一撈就好像可得,可實際上漁人半夜就摸黑出海、或全副武裝用三角網、或冒著危險用蹦火仔技法都未可知。只知道怎麼吃或好不好吃,卻對魚的來歷一無所知。或是,對魚也許我們都停留在兒時用棉紙打撈金魚的記憶了。

如果想為捕魚人多做一點事情,究竟該做些什麼呢?例如芳苑的海牛耕田還是蹦火仔技法,結合了觀光產業和文化慶典的方式來處理,然而最大的憂慮不是在是否引起人群的注意,而是捕魚技法的傳承,能否得到年輕人的認同、繼續傳承到下一代。書中的捕魚人最大的憂慮是一身技術想要傳承給下一代,但下一代卻沒有興趣。而這要追溯到台灣對於技職教育一直是忽略高於重視,而對於這種隨著人死後而消失的技法也一直不是博物館所關心發展的範圍。無形的文化財,其實和有形的文化財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同時,這也牽涉到城鄉發展的差距,青壯年人口逐漸往城市集中,造成了鄉村人口外流及老化亦趨嚴重。要保存這些捕魚技法,所靠的並不是一兩次體驗而帶來的觀光人潮,而是整體的鄉鎮發展必須妥善規劃,縮小城鄉差距,創造吸引年輕人口回鄉工作的意願,最重要的是發展出文化的認同。我們並不需要再多一座商業化的九份,也不需要人滿為患的西子灣觀光人潮,其實政府最需要做的不是盲目發展地方觀光經濟,而是將鄉鎮的文化保存延續,透過人的傳承來帶動產業的創新和延續,而這些事情恐怕不是多幾座蚊子館或文史陳列室可以做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