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普雷斯頓(2008)。爬野樹的人。台北市:遠流文化。
不知道我們在哪裡的時候,樹已經出現了,每一棵歷經了漫長的時光,才能成為今天的模樣。書中所講的紅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樹,因為人為破壞的緣故,目前數量越來越少,因此在書中出現的樹,很多未公開明確位置,為的是保護他們生存權。人與自然應該和平相處,然而人為破壞造成了自然生活範圍的縮小,也同時反應人類必須面對自己造成的災難,如溫室效應或土石流等災害。
紅杉就是一個小型的生態圈,包含了各種不同的生物,如地衣、菌類、黃蜂、鳥等,書中描述幾位深受紅杉著迷的研究人員,如史提夫、瑪麗、麥可等人,他們花費在攀爬紅杉取樣的時間,同時因為攀爬野樹的緣故,而發展出的友情和愛情。
攀爬野樹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必須熟悉各種術語,才能在發生危險時避開。同時攀爬野樹的過程中,也得有過人的觀察力,判斷哪些樹枝屬於嫩枝,哪些樹枝可以承載人的重量,因為判斷錯誤將造成人命的損失。故事中即有數個案,都是在攀爬野樹時不小心墜落,因而失去生命的教訓。書中所言最容易出事的其實是老手,因為太過熟悉反倒輕忽,這句話頗有涵義,應該不只是爬樹這回事吧。
我很喜歡的一段,是史提夫第一次攀爬野樹的經驗,從小有懼高症的他,突破自己的心房,一步步往高處移動,過程中還打擾黃蜂而慘遭修理。然而在爬上樹冠時,眼前所見的景象,是遼闊而沒有邊際,彷彿更接近天空。我為此而動容,因為我也是有懼高症的人,能夠克服高度的恐懼,我覺得很了不起。
另外一段頗為有趣的,是史提夫和瑪麗一起攀爬的經驗。兩人在距離地面有至少十二層樓的距離,在兩棵樹間搭起吊床,然後進一步的認識對方。這是屬於攀爬野樹的浪漫,可以想像在這麼高的地方,在星星的環繞下,他們擁有彼此,應該會是很棒的經驗。
按書中所講,紅杉得數量越來越少,一棵紅杉的消失,不只是一棵樹的消失,也是一整個生態系的消失,讓人想到報導所講的許多動植物正在滅絕當中,如果我們還想要下一代能夠看到他們,不是把他們養在動物園,而是要保育他們,還給他們乾淨生活的空間,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是人類的財產,而是和人類擁有相同價值的生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