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php 保羅‧奧斯特(2011)。黑暗中的人。台北市:皇冠。


保羅的作品真的很密集的在出版,感謝皇冠,前日在回想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看保羅‧奧斯特的書,第一本應該是時報出版的神諭之夜,第二本是天下出版的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然後秉持著要徹底的看完一位作家的作品,所以接連下去是月宮、紐約三部曲、幻影書然後等等等到現在,從我大學到現在也已經七年多了,對作家的愛應該沒有七年之癢吧,呵呵。

「黑暗中的人」是挺好懂的一本書,我以為會是末日之城和書房裡的旅人的第三部曲,顯然九月要出版的那一本才是,這本是非系列作,保羅營造了一個雙重平行的世界,以布里爾和布里克這兩個角色來描述可能性的變數。建議大家在閱讀前一定要跳過序,我真的搞不懂那東西根本不是序,已經是評論還是非常深入的評論,如果順著書的順序看下去,一剛開始你就會被破梗而且是大破,接著你就會邊看的時候邊回想評論者的話,失去了一口氣看完這本小說的樂趣,所以拜託請在看完書後再回頭一瞧。

小說設定的背景非常有趣,一個美國的分裂(幻想中),這個幻想中的美國發生了戰爭,而布里克莫名的捲入戰爭,當他醒來時發現他認為的世界或是該發生的事情都沒發生過,糟糕的是他還得去殺一個叫「布里爾」的人,你可以想像這情況有多糟糕。實際上,布里克是布里爾所幻想出的人物,和布里克相反,布里爾生活的不快樂,因為外遇失去妻子的信任因而有過一段不甚美好的生活,晚年他與女兒還有孫女住在一起,各自有各自的寂寞,想像中的布里克就好像是布里爾的一面鏡子,形成了一種對照。

有趣的是,保羅透過一種可能會發生的寫作技法,讓讀者在充滿想像中去進行閱讀,平行的鏡面世界,或多或少說明著另一種命運關於布里爾做不到的布里克或許可以,讓我想到了夜城系列中的平行時空,任何一種可能的命運都會發生,只要一個不同的話。這本小說看到後面越覺得精彩,是因為家人間的談話,祖父和孫女敞開心胸的對談,讓整個故事有了完整的脈絡,同時給予了為何有布里克這麼一個角色做了解釋(但我不想說,不然就會和那個莫名的推薦序一樣破大梗了!)。

以作品的易讀性而言,我發現近期的保羅作品不再像以前一樣難讀,但那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剛入閱讀一途根本一竅不懂的緣故。在近期的作品中,保羅的作品主題很清楚,當然小說中還是會充滿暗喻,就拿這本作品而言已經可以發現911的入題。作品依然還是思考導向,寂寞、孤獨這種心理情感,然而批判的衝突提高。我蠻好奇的是保羅‧奧斯特到目前為止到底有沒有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過?以目前情況來說,他得獎是早晚的事情,期待九月份的新書可以早日上市就好,我該找時間回頭讀神諭之夜了(最好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