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家的書房

陳文發

允晨,2014


 我喜歡書房,如果可以的話,請讓我參觀你的書房。不過要說到這樣的話,首先得對方喜歡看書或有喜歡看書的家人,才能成立。

有書房的感覺是如何呢?尤其是作家的書房,會有什麼不一樣?陳文發先生訪問作家的書房,從這本書裡面的作家書房,歸納出一個特徵,就是他們的書多到如果考慮樓地板負重量,將會造成建築結構體的負擔,甚至會有書泛成災的嚴重災情。

書房,是看書的地方,一般人從小到大,多是擺張書桌在房間充當看書的地方,看累了就躺下去睡,然後半夜三點在西西索索摸起來挑燈夜戰,書房長期的和我們以睡覺地方的一部分連結在一起。等到年紀漸長後,用到書桌的機會少了,喜歡看書的會多增置書櫃(很大機會是北歐某I自組書櫃),而不喜歡看書的,書桌就慢慢變成堆積雜物的地方。

《作家的書房》無疑是讓我們見識到了愛看書的人,他們如何整理書?或和書怎麼培養感情。書房固然有趣,卻對這本書的其他細節更感興趣。因為書房如果沒有人恐怕也只是藏書閣,書和人如何在這有限的空間裡面培養感情,才是重點。且,沒有多少機會可以一親作家的書房,看他們到底藏了什麼書,或許也是在閱讀這本書時,偶爾會想超細微解析書櫃上面的東西,但失敗機率很高就是......

在這麼多作家當中,林文義先生的藏書相當有趣,據書中採訪他最大的興趣就是蒐集作家的簽名書,以及歐美情色雜誌!這應該是就算有收藏也不會說出來的珍藏品,但林文義先生完全大方分享,實在從這文字感覺到他是位豪爽人。

而雷驤老師採訪一段,抒情的描述了陳文發先生至北投騎機車到山上採訪,在門口遇到雷驤老師的太太正剪著茶花作室內點綴,以及他們回憶年輕的時候雖然沒什麼錢,兩人擠在榻榻米上,看書聊天的閒情模樣。或許擁有再多的書,如果沒有人分享,都只是份孤單。

讀書撿字的樂趣,是和人分享,書房也是,書中的這些作家不一定真的想要受訪,例如傅傅先生,對陳文發先生一下要求拍頭,一下要求拍手,一下要求簽名感到又氣又好笑。可傅傅先生應該是開心的,書房不是回憶的倉庫,也不是積塵的地方,每本書渴望自己被拾起閱讀,有人受訪書應該也很開心吧(已經是書癡才會說的話了)。

在這麼多位作家裡面,吳晟老師的書房是我最喜歡的,可以從室內看到窗外,邊讀著和農田、環境保護有關的詩集,一面看著窗外的鄉村風光,或看累了到外面走走,書房可以和自然這麼的近,朗讀[我不和你談論],多愜意阿!

和陳若曦老師有關的描述,我對詩人周夢蝶這段描述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為那怎樣都很像詩人周夢蝶會做的事,化外的一隻蝴蝶無拘無束,他願停在那,而不管世俗紅塵的落點是微塵還是浮光。

有一天周夢蝶到永康街找我,來到我家隨即在玄關門口,打坐起來,由於夏日天熱,他捲起衣袖,把胸前的整排鈕扣敞開。傍晚我父親回到家,我示意周夢蝶,父親回來了。陳若曦笑著說:『當時周夢蝶起身離開後,父親指責我,怎麼把乞丐給請到家裡來?』」

它不是討好的一本書,既不是散文,也不是文學作品,可這裡頭的作家多是台灣文學界的前輩,當我看的時候覺得這些人這些書房有天可能都會消失吧,如果晚輩不讀書的話......希望這本書裡面,保存下來的不單是書房,還有愛書人的靈魂和逝去的時光。阿想到這,愛書人應該也要流眼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