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燈塔船   齊格飛‧藍茨(2008)。燈塔船。台北市:遠流。

 


看這本書要有心理準備,沒有太多的高潮,有的是對話中所隱含的哲理,篇幅雖短要說的話卻很多,所以不是一本好讀的書,卻很值得一讀。

故事架構很簡單,燈塔船顧名思義─燈塔的作用是用來指引方向,所以它只能待在原地,不能移動。某一天,船上來了不速之客,引發了挾持事件,船長該如何應對,船員的態度又是如何,另外船長和兒子之間的誤解和衝突,對整篇故事有決定性的影響。小說有點像典型的恐怖小說,西方的恐怖小說不一定會直接出現鬼,而是在故事劇情中充滿張力和懸疑,讓你感受到低壓氣氛,史蒂芬金或是愛倫坡的作品,多少帶有這種特質。

書介仔細一看,作家南方朔指出燈塔船是作者的邪惡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失物招領處和德語課(後者還沒讀過)。如果你不想一開始就用這種角度去看,其實多少能夠體會,在書中作者所想反映的,是質疑究竟所謂的邪惡是什麼?南方朔點出,邪惡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人們的善良和容忍所造成的。

這樣的詮釋或許只對了一半,書中所反映的事實確實如此,然而還有一種邪惡來自人們對於事情的該為或不為,是站在觀望和依附的立場。這種人可以把自己裝的沒事,就像其他船員和船長的兒子認為船長應該要起身反抗,而他們都願意聽從船長的指示。然而事情顯而易見的,其實這是每個人都可以負起的責任,每個人都可以做下的決定,為什麼是別人為你下這個決定?我想這個問題可以留給所有人去反思這個答案。

 


 

剛剛說過,全本小說另外一個焦點是在船長兒子和船長間的誤會。因為多年前發生的一起事件,造成了船長和兒子的疏離,從此以後兒子以鄙視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父親,身為父親的雖然知道這件事,卻不打算解釋,一直到兒子用質問的語氣詢問時,仍是用很疏離甚至是第三者的語氣闡釋。

首先,誤會來自於人們對於事實的曲解,就像我們知道的那句話「三人成虎」,所有的誤會都是來自於耳語,而所有的耳語背後是無心的也好刻意的也罷,其實都是一種惡意。故事中船長的兒子因為這個誤會,與自己的父親疏離,甚至相信了誤會,而不願意詢問當事人。其實看到這時,我覺得這是一種沉重的批評,人們逃避事實,寧願活在謊言之中,也不願意戳破假象。

另外一個部份是船長的解釋,表面上看來兒子對他的質疑他似乎是很冷靜的回答,一一的反駁了他的疑問,然而我覺得船長最有力的疑問就是如果他願意去問他的話,肯定會知道不同的事實,為什麼他不去呢。說話的語氣雖然平和,卻隱含了一名父親的失望,已集盼望兒子原諒的心情。

在整個故事中,可以發現「兒子」這個詞彙不停得出現,然而父親這兩個字卻是稀少而珍貴的。當中反映了父子之情的有鬼,以及整個誤會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所以你說這是一本邪惡小說,然而他同時也可以看成是父子之情的描寫。


 

這本小說最精采的看點,就是在船長和其他人的對話,當中有權力的互相角力,理想的捍衛,還有就是每個人內心的獨白,藉由一些動作或是言語而表現,也是作者讓人佩服的地方。而且整篇小說的張力十足,讀者看時會覺得像一把刀子,作者的手抓住你然後從縫隙中穿過,肉的紋理明顯可見。相較於德語課的厚重,這本小說很適合周末一讀。

至於何謂邪惡,不一定能從這本小說中了解,也太多小說想要描述邪惡是何種原貌,或是如何面對邪惡。這本書只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他不是工具書,它只是一本小說,剛好談到邪惡,一點點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