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php.jpg保羅‧奧斯特(2009)。末世之城。台北市:皇冠。


這本小說大概可以被排進奧斯特的作品中,我喜歡的前三名了,而且在書末的新書預告,另一本作品「藏書閣之秘」也讓我很期待。我記得在上次「機緣樂章」的書評中就有寫到,奧斯特非常善於描繪人心的黑暗面,這次的新作不只是個人的孤獨與寂寞,還是一整座城市的陌生與毀滅。

「末世之城」描寫一名女孩進入陌生之地,尋找他的哥哥。然而在到達這個陌生城市後,發現所有的事情都和外界不同,隨時有可能消失的街道,隨時有可能就遭謀殺,任何人都不能相信,在這個冷漠又危險的異國之境,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所以用冷漠武裝,隨時隨地保持警覺,因為可能下一刻就有人出來搶東西。

看這本小說真的會有點心寒,保羅用著疏離又冷淡的口氣在說故事,說著說著就好像在諷刺現實生活中,人都以為這個環境是最適合自己的也是最熟悉的,然而在不知不覺間,每個人都玩著雙面間諜的遊戲,一面討厭自己,一面又怕死的活下去,現實人生後來成了劇中劇,適如其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這不是第一次保羅奧斯特從小說中發出的提醒了,在科技越發達的21世紀,究竟我們是團結在一起的生命共同體?還是利益結合的自私生命?

在主角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個城市時,赫然發現已沒有退路,就如這本書的書名一般,這是世界毀滅的城市,或是受世界遺棄的城市。之後主角遇到同樣來到異地尋找主角哥哥並採訪新聞的故鄉人,發展出一段戀情,並成為支持下去的動力。不過命運並沒有讓他們幸福快樂太久,蓄意謀殺、突來其來的大火等,牽扯出更多的悲慘和眼淚。

我想光聽我這麼說就知道,這本書還絕對不會是讓你覺得很愉快的一本,但此書背後的意涵正好呼應了前陣子看的「白噪音」,兩本書都同樣在反諷文明,兩本書同樣都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反控訴,只是境地不同罷了。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又同時讓我想起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意境」中的後者,淒涼慘白,是我第一時間想到的顏色。

作為一名閱讀保羅‧奧斯特的書迷來說,絕對推薦這本小說,看完這本後我又想再挑戰一次「巨獸」,憑以著「末世之城」的氣氛,我大概有點懂了當初在讀「巨獸」時所感受到的一股窒息感,儘管讀完後心情一陣沉重,但結局卻未必讓人失望,至少他們還有著希望,雖然讀者不會知道他們是否順利逃出末世之城?或者,他們隨著城市毀滅?但保羅奧斯特還是保留了一點想像空間,這也留下了「藏經閣之秘」(暫定)一書的不可預知性。

或許不可預知性正是奧斯特長久以來欲傳達的core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浮果 的頭像
    浮果

    Vogel Zine 浮果誌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