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3844245z-jpg.jpeg 丹尼爾‧凱曼(2010)。名聲。台北市:商周。


「名聲」一書,涵納了數個短篇,每一個獨立故事,作者的立意是用舞台劇的方法串連起一組電話號碼發生的故事,理應該是一脈相承的關聯性,在某幾篇中不復見,而留下了小小的瑕疵。

「羅莎莉要尋死」的短篇裡,羅莎莉罹癌了卻死不成,和作者間求死的對話,十分有可看性。她想死時作者要她活,她不想死時作者卻偏偏要她赴死。她怕死,但她不會感覺到死亡的重量或恐懼,因為她只是羅莎莉要尋死短篇中的一角,舉足無情重,角色只能代替作者發聲。藉由著離譜又幽默的對話,作者在挑戰著名聲是否真如我們所想一樣堅固?挑戰死亡的名聲,只有在故事裡人才能意識性的感覺不死,就如名聲只有在擁有時才有重量。若然剝離了,就是不完整的部份而已。

「另謀出路」和「聲音」兩短篇,以演員拉夫醜聞後失蹤為引子開啟的故事,「聲音」裡艾布凌因為一組電話號碼,成了演員拉夫的替身,代為發聲參與他的生活,有點嘴砲人生的未到。而「另謀出路」裡真正的拉夫,則成了模仿本尊的山寨品。他們調換的生活,恰好成了一種反諷,以名聲開始的欺騙,最後顛覆了自己。真實生活裡,也有不少受名聲所累或甘願受累的人,他們配合著名人身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留下了百分之二十的真實性,超過五分之四的虛假應對,放大的假成了真實性,可欺與不可欺。

而在「一篇網路論壇貼文」,則是把我目前的生活描寫的入木三分,莫維茲一名在網路論壇發表文章的職員,在真實世界一文不值,然在網路世界他是意見的推手。然而網路和現實世界的分開,儼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下意識的半球認同。名聲是什麼,在網路世界他是代號、暱稱,在真實世界我們解讀成數據,或者簡化過後的0和1,如果沒有了網路後什麼都不是,那我們還剩下什麼?我還剩下什麼?浮果!

我有點忘了我看丈量世界和我與康明斯基(後者我連看都沒看就還回學校了)時,我對作者的看法了。不過大概不討厭吧,名聲從寫作手法來看,是很幽默的表現技巧,如果要認真的講名聲這種如浮雲的東西,看的人也會皺著眉頭想:我早就知道名聲不可靠了,用不著花這麼長的篇幅嘮叨吧!所以閱讀起來,沒有太大的負擔和壓力,就結果來說是好的。尤其在零星短篇裡,作者忍不住的參與,以戲謔的手法虐待自己創造的角色,試著讓他們感覺痛和難過,十分有趣。

不知為何,看完後就讓我想起李泉的「走鋼索的人」,搖搖晃晃,往不認識的一端滑去,下一秒就粉身碎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