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imageCAAGDK3A  image3  

齊藤洋作;杉浦範茂繪

2012,天下雜誌


這就是貓與貓的故事有什麼好看,莫非我是貓派。

不是喔,我是犬派,雖然愛貓人士常說你看這貓這麼可愛、溫順或者傲嬌之類的,我比較喜歡犬,所以我真的不是因為我是貓派而看這本書的,本來我是要看好像是蜥蜴跟兔子還是狐狸跟兔子的童書,結果沒得借只好退而求其次拿起這三本書狠狠的借出,不過實際看了以後還真好看。

這本書好像被用來當作道德教育的教材,因為它在書的最後面都會有小朋友你想想如果你今天是魯道夫或是可多樂你會怎麼做,但就假裝你沒看見這個,畢竟任何一本書嚴格上來說都能夠做這種解讀,就算是村上春樹的作品也行,例如你認為白雲被形容成軟綿綿的......是出於什麼浪漫情懷,或請依此句來練習譬喻這種說法(我想村上迷已經要翻桌了)。

魯道夫是一隻因為偷吃被魚店老闆追趕最後跳上車暈倒的笨貓,醒來後他已經來到大都市,於是乎一隻寵物貓就變成了流浪貓。命運之輪這時候已經轉動,讓它遇上了可多樂,可多樂是當地的貓崇拜又害怕的偶像,因為他英勇善戰,而且還有著不為人知的神祕絕技─閱讀文字,所以說它真是能文能武,要是貓界也可以赴京趕考,以他的資質成為壯元應該不成問題。於是乎,魯道夫受到了調教(?),從中學習和成長,這三部曲分別就是:打敗大魔王(牛頭犬)、大魔王的自白(其實我只是孤單想要朋友)、魯道夫的返家三千里(發現自己這麼容易被取代)以及可多樂的秘密。

雖是被我這麼簡短的摘要概述,可是內容頗有趣,尤其是他們打敗大魔王那段,我不禁要佩服貓咪們真是有著高深智慧,懂得示弱誘敵和設下陷阱,以四兩撥千斤之力擊敗了體型差異甚大的牛頭犬,除了太神了我沒其他好說的。

當中,我認為第二本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比較深,相對於前後兩本善惡概念的對立與衝突,第二集的內容講的是成長以及自覺,只是說童書你要去跟小朋友解釋何謂我這個概念實在是有點妄想,想必他們看到魯道夫返家的那段只會說好可憐喔不能回去了,應該不會再去想身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不可替代性。至於成長,小朋友可能不會想要知道到底成為一隻寵物貓或是一隻流浪犬貓的差別,或是依賴性這種概念,畢竟小朋友本身就是寵物貓或黃金雞阿(大誤)。

我想比較可惜的是可多樂最後也被打回原型,原先那個帥氣的大俠,能文能武,還可以成為貓界的知識博,最後也是陷入了春天的陷阱開始思春。以童書的設計和鋪陳我認為它已經做的很好了,但還是忍不住在想如果不要有這種跌入凡塵的敗筆就好。相當值得一看的好作品,希望你們喜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