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CATLWCR1.jpg羅伯特‧哈里斯(2010)。獵殺幽靈寫手。台北市:商周。


這部小說的幽靈,描寫的非常成功,仔細一看,真的沒有提到幽靈的名字耶,一路被作者鬼隱,好像真的幽靈,成為了看不見的影子,還必須是讓人心安的存在才行。

事情開始於一件謀殺案,莫阿拉在擔任寫手時因為不明原因而被殺害,屍體在英國某處岸邊找到,因而找上幽靈成為替代的寫手,為前英國首相─亞當朗繼續完成回憶錄。亞當朗擔任首相時發起反恐戰爭,卻在戰後遭國際法庭指控,認定有違反人權妄動戰爭的嫌疑。幽靈出於好奇心追尋莫阿拉找出的證據,不料事情越演複雜,發現了另一名幽靈,一個完美無暇又體面的替代者。操縱者和被操縱者,猶如一條透明的鋼琴線,糾纏著。

該書成功的地方,就是層層疊起懸疑的氣氛,秘密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揭發秘密的行為,即使具備正當性,也是不可容忍。牽涉秘密的背後,不是個人意志的選擇,還有國家的利益和政治的衝突。幽靈在撰寫回憶錄的過程中,發現了亞當朗的秘密,眼看握有權力的亞當即將為一切付出代價時,其他人隱藏的身份也呼之欲出。從整部小說的結局來看,亞當朗也只是他人操縱的傀儡,還是不具魅力型。

幽靈的身分,正好諷刺了在競爭激烈的人類叢林中,某些人成為了他人的影子,好像日本幕府時代天皇的影子分身,轉嫁了部分風險,即使有著過人的才華和容貌,身為幽靈的他們也必須隱身在沒人看見的角落。「我想即使幽靈也是有感情的,就像我們其他人一樣。」幽靈的身分,照理說必須為他人而活,然而存在的意義應是個人成就的追求,他們特殊的身分,反撲成一種飛蛾迎火的氣勢,轉正或者一同毀滅。

促因於這種幽靈的存在,讓我聯想到也是描寫幽靈寫手的小說「鱷魚的黃眼睛」, 內容牽涉了親情的背叛還有自我的選擇和獨立。無異的,寫手有天終於面對陽光,終究有一天他必須赤裸在眾人的目光,成為被解剖的對象。同樣也是幽靈反抗自我命運的韓片「醜女大翻身」,肥胖的漢娜為了代唱的宿命和追求愛情,因而作了一連串驚人的改變。丹尼爾‧凱曼的「名聲」,也恰好有一段弄假成真,幽靈成了真正的明星,本尊只能無奈的被視為山寨本,放棄自己奢華的生活。

或許,曾幾何時我也做過這種幽靈的工作,現實感把我批鬥一番,我是自願成為一名幽靈,還是身不由己?然而幽靈可以選擇嗎?在幽靈決定成為幽靈的那刻,他或許放棄了某些個人可以堅持的固執點,從而投入,卸下了情感的包袱和自己的面目,因而成為了沒有臉孔的替代者。而小說中的幽靈,在某種程度論下,尚未做出過份的投入,甚至他的行為和意識已經背叛了雇主,最後想見的必須負起保守秘密的責任,甚可能是人身危險。

我們是密謀者,也是他人精心安排的幽靈,讓人聯想到農田裡的稻草人,被攻擊的本身是顯眼的目標,然而具價值的卻是被保護的稻穗,價值何在。不能成正比的,我們都有可能像幽靈一樣輸的徹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