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php   凌性傑、吳岱穎(2011)。更好的生活。台北市:聯經。


我討厭聯經,討厭聯經,討厭聯經,因為這個月已經買了兩本聯經的書了(公羊的盛宴和銀河系焊接工人),看這本書到一半時決定就算再餓個幾頓也應該還好,所以這本書大概也是會在月中進入本人的書架上吧...

依據作者簡介,兩位作者都和我同校過耶(師大校友),不過我大學時蠻喜歡寫詩的,卻從來沒加入噴泉詩社(我記得沒錯每次在綜合大樓4樓停下來時這個社名總會映入眼廉,但我總是會想歪),人生唯一兩次和詩扯上關係,一次是高中參加文藝營作品被選上(如今看來那首詩整個很直白到不像話),另一次是參加師大紅樓碰巧入圍也沒上(好像是有關三腳蛙的憤青詩),從此以後詩漸漸寫的少了,然後寫的也鮮少在網路上發表,日積月累成為了硬碟中的1和0,不見天日。

這本「更好的生活」,在書店翻時我好像一瞬間就把他放下,因為我好討厭詩集,肇因於本人讀詩總會半途而廢,讀個一兩首就會開心的收入書架然後告訴自己日後有一天一定能在大都會合後,就變成閃亮的收藏品。後來偶然在網路上再次撞見,才發現原來是收錄了很多人的詩(包括作者二人),然後以詩為底的解析和散文作(混搭),這才引起我的興趣。實話是,我只看過一本凌性傑由爾雅出版的日記,而吳岱穎則是1本皆無,那為何這本書最後會想要入袋呢?因為,本人被書中文字給打動了。

凌性傑在這本書中的文字裡,常有著教師般的古道熱腸,樸實的從詩中去尋找感情的回憶線和生活的線條,從日常生活的大千世界去讀詩、欣賞詩,再把詩的意念返照在每一日和學生、自己相處的經驗,「比所有的事物更遙遠」、「寂寞的季節」還有「完整的他方」三篇我尤獨愛。

而吳岱穎不知為何,在文字中常有一種未完的疑問感,他寫的不像凌性傑這般擬愛(凌性傑文字常讓我感覺此人多情,不論對自己還是對朋友、戀人),吳岱穎反而是一種抒懷,是很文人風格的勉勵,例如「走向天地的時候」還有「夢中潮聲侵岸」兩篇文字優美但發人省思。

雖然讀完這本書後,也不會對寫詩多有幫助,不過讀詩倒是有的,有時候詩難讀就是難在你讀了等於沒讀,就好像你看到他他也看到你,但就從空中閃身交錯之後還是個平行線,〈更好的生活〉也沒有在教你讀詩,因為詩豈是人教你即會,寫詩要有靈感,但讀詩需要的是脈絡,凌性傑和吳岱穎把自己的人生脈絡帶進了詩裡面,所以詩有了生命和意義,而不是呈現新古典美而已,這就是這本書的寶貴─嵌入脈絡中。

若我們能夠更關照大千世界,或者是只要你能夠更細心的品嘗生活的醍醐味,那你會不會讀詩或寫詩都沒什麼差了,因為生活即詩,以詩行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