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php   邵宛澍(2011)。下廚記。臺北市:遠足。


從以前就很重吃,穿著幾年前買的舊衣我也無所謂,甚至鞋子可以穿到開口笑了才願意再換一雙,但對吃,嘴巴很挑,不好吃的絕對不吃第二口,甚至可能會當著當事人面前說這很難吃,隱約覺得好像糟蹋到對方煮食的心意,但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表示我不喜歡。

〈下廚記〉吃的是上海菜,講的是上海菜怎麼調煮才好吃,說真格的,人生對上海只有夜上海以及上海人喜歡穿著睡衣到處跑的街井印象。究竟什麼是上海菜呢?沒有道理的,他就是自述一格,有自信的多汁豬排、獅子頭、香菇蒸雞,平常就能吃到的菜色,來到上海做法不同風味也變了。

如在公館這邊吃過香菇蒸雞,香菇自然產生的甜味混合著雞肉的鮮甜,又用蠔油來提味,吃起來甚好,但看邵老師在書中的做法,又和自己吃過的不同,引我垂涎3尺。又解我老抽生抽的不同,做的料理不同,用的醬油不同,超級市場裡琳瑯滿目的釀製醬油,真讓人嘆為觀止。

只是看著看著就痛苦起來,好想吃好想吃好想吃,封面上面畫的小籠包子,或是裡頭講到的豬魚吃法,和台灣菜迥然不同,媽媽的家庭菜雖然可口,但偶爾也想嗑個地方小菜來餵餵五臟廟,想著想著竟有點恨得牙癢癢,恨這種飲食小品,挑起了人的味蕾卻又只能紙上談兵吃不到。於是只好拿到母親面前說,這樣這樣那般那般妳煮的出否?

若說這本書的缺點,大概就是插圖還不夠多,相片和這種散文品是違和的,可是一小角恰到好處的插圖,卻有畫龍點睛之效,那畫面會更豐盈,讓下廚的經驗躍然於紙上。就這點來說,插畫就像瓶老抽,讓顏色更深點味道更濃烈點,然後流下口水,是謂下廚者流汗,品食者流淚,好吃的掉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