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貓桌上的水手

麥可‧翁蘇達

時報,2012


我先勇敢的承認,我還沒看過英倫情人,之後會找時間抓本來讀,所以會受到這本書的吸引,又是回到了買書的原始本能─書名和書封。

記得以前去基隆時,總愛在港邊逗留,停靠了很多郵船,例如說麗星郵輪,看著看著不自覺的就會想如果有一天能夠搭船去環遊世界就好了。爾後,當我閱讀到這本作品時,再度想起了這件事,不過年紀漸長就會想不要虐待自己,每搭船必吐的經驗實在不好受。所以冒險的事情還是交給主角麥可和兩位小朋友。

巧合的是,主角叫麥可,作者也叫麥可‧翁蘇達?難道是翁蘇達先生的類自傳作品,答案揭曉或許有這麼一點點但不是,只是剛好巧合而已,真實人生如果碰到這麼精采的事情,應該會不大真實。

書中主角麥可在父親的授意下,前往英國尋找自己的母親。這位來自斯里蘭卡的男孩,過海飄揚,在這趟旅程中認識了兩位好朋友,船上同時還有他神秘莫測又激起他青少年性慾意識的表姐愛蜜麗,以及陰鬱的藍斯葛提小姐,以及秘密警探。吸引這群小男孩注意的是這座船上有一位神秘賓客,一位手腳都被鍊子銬上的罪犯,激起他們的偷窺欲躲在暗處觀察。

之所以將這本書命名為貓桌上的水手,原因之ㄧ貓桌在船上的等級最低最不起眼,誰會去注意貓桌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就好像你要注意當然是會留意那些上流社會的桌次,因而這成為一個很棒的掩護,沒有人注意代表沒有人會留意他們正在做些什麼,因而展開一些小冒險和船上觀察是必備。

而水手的比喻,在於它是船上最習以為常會見到的工作人員,每位水手都穿的一模一樣的水手服,你可以分清楚ABCDE嗎?不會的,又是不被注意又是習慣的容易被人忽略,往往電影不就是安排這種角色來當作殺人魔或關鍵角色嗎?(笑)

小說進行交錯過去和現代,麥可從現在去回想過去的的這段旅程,一開始是他和朋友如何相遇,最後卻被捲進去一場風波。然而當年的事件究竟如何他心中一直有著疑惑,於是一邊回憶的過程,一邊和表姐愛蜜麗聯繫上,因而解答了他心中的疑惑以及面對他的青少年情懷。小說到了最後,走向了一條懸疑結局,罪犯的脫逃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好戲,其中交涉的愛情和親情,讓原本單純的劫獄變成了三角難題。

我認為在這個結局的最後究竟他有沒有順利逃脫已經不是那麼重要,而是表達出了一種愛,儘管囚犯為非作歹卻始終是一位人父,而人父的角色讓他的親人忘記了恐懼和害怕。別問他們值不值得,因為他們未必清楚這個答案,如同愛蜜麗的祕密戀情是這般的恐怖又致命也是愛到卡慘死的義無反顧。

除了主線外,有二個小插曲,我很喜歡。一是麥可和同伴撿了一隻狗卻無意間造成了大破壞,甚至牽扯到後來是一場慾望的角逐,雖然我想不過就是一隻狗,但有些時候人性的貪婪真的會從一隻狗或一個布娃娃的小地方開始。二是他們這群小屁孩把自己綁在船頭,挑戰連海員都不敢掉以輕心的暴風雨,下場當然悽慘,不過沒試過也不知道恐怖,就好像你一定要吃東西咬到舌頭你才會沒有咬舌自盡的勇氣(錯誤比喻)。

這本小說讓人喜歡的難以釋手,無法表達我有多喜歡,只好請你們自己看了,看過就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浮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